脑栓塞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关于卒中,你了解多少
TUhjnbcbe - 2022/4/5 17:30:00

“世界卒中日(worldstrokeday)”是由世界卒中组织(worldstrokeorgnanization)发起,时间设定在每年10月29日,其目的是呼吁在全球范围内加强公众对脑卒中的认识。每年的“世界卒中日”都会设定一个主题,年“世界卒中日”的主题为“预防卒中”。

脑卒中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是在脑血管病变或血流障碍基础上发生的局限性或弥漫性脑功能障碍。由于其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被称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根据其发生机制,可以分为缺血性或出血性脑卒中两大类。

脑卒中分类有哪些?

一、缺血性脑卒中主要包括:


  (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ischemicattack),简称TIA,为一过性脑缺血发作。发作时间常为数分钟,一般不超过30min,是脑组织短暂性、可逆性神经功能障碍。目前,TIA被公认为缺血性卒中最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近期频繁发作的TIA是脑梗塞的特级警报。


  (2)脑梗塞,包括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①脑血栓形成,多由动脉粥样硬化、各种动脉炎、外伤及其他物理因素、血液病引起脑血管局部病变形成的血凝块堵塞而发病。②脑栓塞,可有多种疾病所产生的栓子进入血液,阻塞脑部血管而诱发。临床上以心脏疾病为最常见的原因,如房颤、心房粘液瘤。其次是骨折或外伤后脂肪入血,虫卵或细菌感染,气胸等空气入血,静脉炎等形成的栓塞,通过未闭合的房、室间隔缺损或肺部动静脉异常通道,进入动脉系统,进而导致脑血管栓塞。

二、出血性脑卒中主要包括:

(1)脑出血,系指脑实质血管破裂出血,不包括外伤性脑出血。多由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肿瘤等引起。

(2)蛛网膜下腔出血,由于脑表面和脑底部的血管破裂出血,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所致。常见原因有动脉瘤破裂、血管畸形、高血压、动脉硬化、血液病等。

脑血管病可以防控吗?

答案是肯定的。

我们先来说说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两方面,即可预防因素及不可预防因素:

一般来说,年龄越高,卒中发病率越高。男性卒中发病率高于女性群体,而具有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的人群卒中发病率明显增加。

对于可控因素,主要是针对相应疾病及高危人群的生活方式进行干预,也称为“一级预防”。循证医学证据表明,对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进行早期干预,可以有效地降低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主要包括:

1高血压防治措施包括限制食盐摄入量、减少膳食中脂肪含量、适当体育运动、长期坚持服用降压药。建议家中长期监测血压,对于伴或不伴有糖尿病或肾病的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目标值为/90mmHg以下。

2吸烟吸烟者应戒烟,可用尼古丁替代品及口服戒烟药。

3高脂血症对无心血管事件,但血总胆固醇升高或高脂血症伴有低密度脂蛋白升高者,应积极降脂治疗。血脂正常,但已发生心血管事件或高危的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应服用他汀类药物及改变生活方式治疗。

4糖尿病理想水平为空腹血糖小于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小于7.8mmol/L,可根据情况,通过控制饮食、服用降糖药或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

5房颤综合衡量栓塞与出血风险,使用抗凝治疗方案。

6酗酒应减少饮酒量甚至戒酒。

7饮食与营养AHA(美国卒中协会)版脑卒中一级预防指南特别指出,在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中,分别补充特级初榨橄榄油、混合坚果的地中海饮食可以减少包括心肌梗死、卒中或死于心血管疾病的主要结局事件。

8身体活动健康成年人每周至少进行3-4次,每次至少40分钟的中高强度有氧运动,如:游泳,慢跑,骑自行车等。

而对于已发生过一次或多次脑卒中患者,寻找卒中事件危险因素并加以纠正,从而达到降低复发的目的。即开展脑血管疾病“二级预防”:

1病因预防对于可干预的危险因素进行病因预防,基本与一级预防相同。

2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对于发生过缺血性卒中患者,建议常规进行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应用阿司匹林。而对于有胃溃疡病史、阿司匹林抵抗或不能耐受患者,可改用氯吡格雷口服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3抗凝治疗对伴有房颤的缺血性脑卒中或TIA患者,推荐使用适当剂量的华法林口服抗凝治疗,注意监测凝血常规,维持INR(国际凝血时间)值在2.0-3.0之间。

4干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反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发生完全性卒中风险极大,应积极寻找并早期开展“二级预防”治疗方案。

声明:图片来自于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卒中,你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