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医疗,影像先行。为满足临床需求,影像科室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2月12日大年初一,医院CT核磁科运用多期相CTA(mCTA)联合快速头颅MR扫描流程,医院卒中中心医护人员成功抢救一例超急性期脑干梗死患者。目前,经过两周治疗,该患者不日便可出院。
这位患者是怎么回事呢?2月12日凌晨,患者杨树林(化名)突然头晕、恶心伴视物模糊,家人紧急将杨树林送至医院救治,在行急诊头颅平时+多期相头颅CTA检查中未发现明显异常,我院卒中中心多位专家会诊后,建议杨树林再行急诊快速头颅MR扫描流程,结果最终确诊为脑干背侧急性脑梗塞,整个检查流程在30分钟内完成。随即,卒中中心多位专家齐心协力挽救其生命。医院CT核磁科副主任彭杰介绍:“说起CT核磁科,大家脑海里的第一印象应该就在想拍片子的科室,‘拍片子’很简单,无非就是用价值过千万的CT、磁共振机器为各族患者拍摄影像,然后‘咔嚓’一拍就好了。然而更多人不知道的是,那‘咔嚓’一拍就是几百甚至上千幅图像,这就需要CT核磁科诊断医师们拥有一双‘火眼金睛’,从中辨别真伪,找出病变。CT医院的重要科室,集检查、诊断、治疗于一体,许多疾病都要通过CT核磁科与临床科室相互协作,才能明确诊断或辅助诊断的。”
一些急性脑血管意外是常见的危急重症,具有发病率高、病情进展迅猛及病死率高等显著特点,及时明确诊断,尽早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命质量的关键所在,这要求必须精准治疗,自医院卒中中心正式成立后,患者逐渐增多,患者入院后通常先接受CT平扫检查,主要是因为CT检查具有扫描速度快、操作简单、方便等特点,且通过CT检查筛选可排除脑出血患者。同时CT影像学早期诊断脑梗塞可见局部脑实质密质下降、局部脑肿胀、岛叶皮质境界不清等情况,为脑梗塞早期诊断提供依据,便于及时采取治疗措施以恢复患者半暗带血供,减少梗死面积,但仍有较为明显的局限性。
MR检查可以较为准确判断脑梗塞是急性期、亚急性期还是晚期,临床可以根据影像分期采取不同治疗方案;若怀疑早期脑梗塞,患者行MR检查时,可行MR功能(DWI)及MR灌注成像,这样可以较为准确判断是否为急性脑梗塞或者急性脑梗塞周围半暗带情况,这对临床抢救及用药选择至关重要,但是由于磁共振扫描的特殊性,无法像CT一样做到24小时开机并快速血管成像,这也是目前制约磁共振作为急性卒中首选检查设备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在临床应用中,CT及MR联合诊断急性脑卒中是目前最佳的方案。
术业专攻,业精于勤。医院CT核磁科副主任彭杰带领其团队在业务上刻苦钻研,精益求精,深挖现有影像设备潜力,配合临床需求,不断开展新的影像检查技术,针对我院国家级卒中中心的建立和完善已先后开展了头颅CT灌注(CTP)成像技术、头颅多期相CTA扫描(mCTA)技术,CT头颅能谱扫描技术、头颅MR卒中快速扫描技术、头颅MR灌注成像(MRP)技术等,并优化了急诊MR检查流程,年全年共完成急性脑卒中患者CTP、mCTA检查余例,启动快速头颅MR扫描流程40余次。这些技术和流程的开展有效的缩短了急性卒中患者确诊时间,为患者抢救争取了宝贵的时间窗和影像诊断依据,也为患者治疗方案优化提供有力影像学支持,同时还为患者术后并发症预防提供有力技术支持。
都说CT磁共振医生被誉为医疗战线上的“侦察兵”,因为每一幅影像的背后,都有一个鲜活的生命、一个幸福的家庭,医院CT核磁科一直秉承“为患者,为临床服务至上”的核心宗旨,积极探索,优化CT及磁共振相关技术,对待每一位患者,每一张影像图像,他们都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一如既往为各临床科室的诊断保驾护航!
编辑:*叶
终审:杨阳
精彩回顾医院南疆首例“腔内心电定位辅助输液港植入术”为患者提供精准、舒适医疗频繁打嗝真要命!医院运用中医针灸疗法治疗“顽固性呃逆”效果佳医院*委书记管永虎带领五大中心专医院开展“医联体”学术交流活动医生妙手除病痛患者感激送锦旗医院骨科二病区情暖患者心持续改进
医院医共体召开第七次工作推进会专家下沉惠百姓
医院医共体总院稳步建强分院卫生服务能力焕然一新!医院中医馆完成升级改造并正式投入使用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