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栓塞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四圣心源治中风偏瘫及后遗症 [复制链接]

1#
《四圣心源》治中风偏瘫及后遗症海印之光年2月17三初六辛丑年庚寅月甲午旬丙申日导言:乾隆帝御医*元御《四圣心源》,薪火独传的中医真人,各种现代疑难杂症在医圣面前小菜一碟,迎刃而解……?中医四圣,是:*帝、岐伯、秦越人、张仲景(张长沙,曾为长沙太守)。?《四圣心源》是乾隆皇帝的御医*元御(*药师)写的。他是汉代张仲景以来两千年,真中医薪火独传的真人!乾隆皇帝在他的保健护理下,活了87岁,做皇帝60年,又当了太上皇4年,寿命、统治天下时间都是封建历代帝王最长的,而且他有效统治的疆域是历代帝王之最。一、终于找到最好懂的中医真经了!先说我今天对《四圣心源》的一段读书札记:《四圣心源》这本书前面,有众多重新刊刻这本书的先贤做的序言。他们有的是学医几十年的中医大家,看到这本书才知道以前根本就没有开窍,从前没有找对要学的人、走了大弯路。有的是家亲有病,找了庸医,误了自己。总之他们看到这本书以后,都是如获至宝,发心自己出钱刊刻这本书,传给世人,给真正的中医正本清源,弘扬真人真医圣,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他们一致认为:清朝乾隆皇帝的御医*元御,两千年来独家重新传出了“*帝、岐伯、秦越人,张仲景(张长沙)”这四位医圣的心法主旨!而这些四圣心源,从年前的*帝时代开始,到年前的汉代张仲景又重新传出来。但是从唐宋以来逐渐的又衰落了。尤其是金元以来,有名的医家多是离经叛道,谬种流传,绝不可看他们的医书。直到年前乾隆十八年年癸酉年,才由乾隆帝的太医*元御,重新把四圣心源,重新简明扼要,清楚明白的重新写在这本书里,传示后人,不令断绝。他写的真的是最正确、又最好懂的中医书!乾隆帝御医*元御,是自汉代医圣张仲景之后年来,薪火独传的中医真人,难倒现代人的各种疑难杂症,在医圣面前小菜一碟,迎刃而解……要好好读一读《四圣心源》这本书。最好带白话译文的,对照着读能够有助于理解。《四圣心源》中医在线阅读
  桂枝11克,芍药11克,甘草7克,首乌11克,茯苓11克,砂仁4克。
  煎大半杯,温服。
  中下寒的,加干姜、附子。

●*芪苓姜汤(治疗右半身偏枯的)
  *芪11克,人参11克,甘草7克,茯苓11克,半夏11克,生姜11克。
  煎大半杯,温服。
  中下寒的,加干姜、附子。病重者,*芪、生姜可用至37—74克。

清代药方。一两是37克。1钱是3.7克,近似于4克。3钱11克,一钱是十分,5分约2克。

(病人血枯筋燥,未尝不宜使用阿胶、首乌之类,应当适可而止,过量的用则滋湿而败脾阳,不可不慎!)

?治挛缩/肢节蜷缩,熨法(热外敷中药)最妙:

以中药研末,布包,热熨病处关节。药气透彻,则寒湿消散,筋脉和柔,卷缩自然松开。

●右半身偏枯的,用:*芪、茯苓、生姜、附子。

●左半身偏枯的,用:首乌、茯苓、桂枝、附子。

药用布巾包住,外以火炉加温(可以用电烤箱快速烤热、或者用电吹风吹热、或者用手炉暖热。)

一包药外敷三四次后,气味稍减,另换新药。

时间长了经络温畅,发出一身臭汗(气味非常怪,又象胶粘象饴糖),便肢体活软,屈伸如意了。


  

●上面四圣心源里面*药师讲的、治挛缩/肢体蜷缩“熨法”(热外敷中药),实际上是中药外敷的思路。有不同的方法都可以实现。↓?前面上上篇文章我说过,《继续谈中药穴位外敷法》,已经提到了关于中药穴位敷贴治病(给关节除湿气、打通经络)的一些思路,都可以尝试。

●庸医治这个病,喜欢用:羌活、独活、秦艽、防风。等驱风的药,都是庸医的任意胡为,切不可服用!

?治中风口鼻歪斜:

惟有经脏病轻,只是鼻口偏斜,可以用解表的药,用:

茯苓、桂枝、甘草、生姜、浮萍。

喝了略发微汗,偏斜即止。

?治中风病人大便干结:

病人大便结块干燥,本原于风动血耗,而风动的原由,则是因土湿而木郁,治疗方法,宜用:

阿胶、苁蓉。

清风润燥,以润滑大肠。

结块严重的,重用苁蓉,滋润其枯槁。

●庸医治这个病喜欢用:龟板、地*、天冬之类,来滋湿伐阳,慎重!不可用!中气一败,则大事去了。庸医大量的用大*,可恨之极!

张仲景《金匮》说:邪气进入到腑,就不认识人,邪气进入到脏,舌就难说话。

风邪外袭,郁积脏、腑的气,不是风邪从内进入到藏腑。

?治中风后神迷/不认识人/痴呆:

病人痰涎胶塞,迷惑不清的,用葶苈散下之,痰去则神清。葶苈散:
  葶苈11克,白芥子11克,甘遂4克。
  研细,每次服2克。
  陈痰就会从大便排出来了。

↑海印之光注:

?治疗中风后遗症舌不能言/语言功能障碍,也是这个方子同时在治疗。

因为,四圣心源指出,张仲景说过:湿气郁结在五脏,则痴(神迷了/不认识人/老年痴呆)。湿气郁结在6腑,则喑哑(舌不能言)。而这个方子同时可以去除脏腑里面的湿气,化成的积痰,从大便里排出去。所以这两样病症都可以一起治。

?当然我们前面上上篇文章我说过,《继续谈中药穴位外敷法》,已经提到了关于中药穴位敷贴治病(给关节除湿气、打通经络)的一些思路。用一些中药外敷一些穴位也可以辅助治疗语言功能障碍。下图↓网上可以看到很多中药穴位外敷产品,据说也是有一定的疗效的。?但是根据四圣心源这里讲解的,对于中风这个病和他的后遗症来讲:仅仅是用穴位外敷来通经络,是不够的。按照四圣心源开的药方,去除脏腑里积累的湿气,才是根本!


  甘遂
  苦,寒;有*。归肺、肾、大肠经。
  泻水逐饮,消肿散结。用于水肿胀满,胸腹积水,痰饮积聚,气逆喘咳,二便不利,消肿散结:外用可治痈肿疮疡。


  白芥子,别名:辣菜子
  辛,热。
  《得配本草》:"入手太阴经。"
  功能:温肺豁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
  主治:用于寒痰喘咳,胸胁胀痛,痰滞经络,关节麻木、疼痛,痰湿流注,阴疽肿*。

这个病的医圣开方在此公诸于世,所有人以后都不用再怕这个病了!如果还没有发病的,还没有并发症后遗症的,先用那个大蒜,姜,柠檬汁,醋汁做的来预防,能打通血管,每年可以做一次预防一个月。(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