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有生(刘善人)先生,
年生,黑龙江克山县农民,小学文化。
20岁时身患绝症,有幸聆听王老师弟子的性理疗病宣讲,
运用性理疗病的方法战胜了绝症,深刻领悟王老师性理疗病学说的精髓,现身讲道40余年帮助众多百姓解除病苦,治愈了无数的患者。
多次应邀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广西中医学院等高校以及广州、深圳、哈尔滨、杭州等现场演讲,不收分文,效果良好,颇获好评,赢得佛家高僧大德的高度赞誉。
刘善人:家庭伦理道德与疾病的关系得病原因好病步骤转发功德无量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本篇文章
快手平台
同步弘扬传统文化
快手号
刘善人广西中医学院讲病
现在有人说了:我想做个好人,但是障碍很多。
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呢?因为你越学好,越有魔考。
你要不学好,就没有魔考了,没人考验你、磨练你了。
为什么呢?
你做的那些不法的坏事,到最后是跟你算一笔总账。
但是,如果你一心想要做个好人,
有一点不到之处,马上就有纠正的人。
说自己不好的那个人,不是坏人。
那是你天堂路的恩人,是个大好人。
如果有人只奉承你、只说你好,
缺点他一点都不说,这是什么人?
他是你地狱中的仇人,是个大坏人。
你坏的地方,他不点醒你,因为你不知道自己哪不对啊!
我就是这种人,老说别人不是。
讲道的、听道的、行道的、
听道的人特别多,几人能看破?
修佛的多,成佛的少,万中无一沙里金哪!
病可以是从一念之差上来的,一念之差就把病给种上了。
我在福建闽南佛学院见过一个出家人,
是个十几岁小姑娘就出了家的,现在30多岁了。
她告诉我自己有病。我说:“出家人还有病吗”?
我说的是心里话,我想出家人不会有病嘛,
他们没有家庭这些烦琐事牵扯,
人最牵挂的就是儿女夫妻呗,
这些她都没有了,怎么还能有病呢?
她说自己子宫下垂马上得手术,不手术大夫说不行了。
我就问她是童身出家还是半路出家?
她说是童身出家。
我脑袋转了一下就说:
“我不能跟你说,一会儿让我们同来的告诉你”。
在边防大厦我把耿秀萍叫出来说:
“你跟那个师傅说,她出家年龄大一点后,见着男士动过心吗”?
她就过去把这话问了这位师傅。
结果这位师傅当时就哭了,她说:
“就一次看到一个男众长得标致,就动念了,
动念后马上又收了回来,就这一念之差啊”!
边哭边说,后来吐了一块黑血。
第二天我让她去检查,问问大夫还需不需要手术。
结果一检查,大夫说了不需要手术了。
看看我们人的病是怎么来的,一念之差来的啊!
我给人讲病说过这话:
“你头顶上顶着一个人,脚底下踩着个人,
背后背个人,你不长病往哪跑”。
都是别人不对,就你对,那你就得长病。
病大部分是外添的,不是固有的。
如果是生理上来的那没办法。
有个十八九岁的男孩是妈妈领着去的。
象这种情况,我就得讲究一点策略,
如果说是你妈妈给造的,这孩子会恨妈妈。
不说清楚吧,妈妈又不明白,孩子也不明白。
我就把两个分开说,互相不让他们听到。
我告诉妈妈:
“这个孩子,你在怀孕的时候存的心不正”,
这是根据孩子的病情看出来的。
给孩子不这么说了,我说:
“是你自性招来的,你本身就带来这股罪”。
为什么说是一出生就带来的呢?
在妈妈心性不好的那个时候,就你去合适,
你是带着这个罪去的,你到她那儿就得受这个苦。
能不能改变呢?
能改变,妈妈也认不是,
孩子在父母面前也得认不是。
因为一旦心性不好,性情就暴躁,
所以两方面都加工,还有好的希望。
病这个东西是最缠人的,最苦的就是病人。
因为我们都是救死扶伤的,
要实行革命人道主义,
想尽办法也要把病人救过来,
救完病千万还要救他性,要开导他啊!
先要从孝道说起。
有很多女子不明白人生的道理,
不明白夫妻之间、婆媳之间、
姑嫂之间的关系,互相之间恩恩怨怨。
我们做母亲的,
在孩子刚懂事的时候,千万不要给孩子送*药。
什么是*药呢?恨、怨、恼、怒、烦是*药。
怎么送进去的呢?
在孩子面前讲:你姑姑不行、
奶奶不行、爷爷不行就这么讲。
孩子马上就接收了。
说奶奶不好--他就恨奶奶。
说姑姑不好——他恨姑姑。
那应该做才是好的呢?
在孩子面前,要多说他人的长处,
给孩子养成一个能够知人恩的好习惯。
这事情我见过。
妈妈跟奶奶不和,孩子刚一懂事,
她就说你奶奶怎么样怎么样。
奶奶都已经去世了,孩子还是会恨奶奶。
后来这孩子得了精神错乱。从那来的?家人不知道啊。
后来到我们家去了,我就问这孩子:
“你这股恨气是哪里来的?做不稳、站不安闹心似的”。
他说:“我妈说我奶奶这不好、那不好,我就恨我奶奶”。
我开导了他几次后,
这孩子鼻孔里往外窜鲜亮亮的血,窜三次这个病才好。
鼻口往外窜血,那股恨气有多大啊!这个是我的亲外甥。
我们做妈妈的该如何去栽培后天的根呢?
夫妻之间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讲对方的不是。
爸爸也好、妈妈也好,不管对方对不对,
教育孩子都是要说对方的长处。
使孩子对他的父母产生尊敬的心理。
《*帝内经》里面强调「形神并重」,
在《上古天真论》中特别讲到「形与神聚,乃能尽终其天年。」
这就说明了中医是强调形神并重,而且尤其着重在「神」的方面。
所以无论是用中药也好,
还是用针灸也好等等的这些手段,
多数是强调了「形」的一面。
而对于「神」、对于「心」这一面,我们往往忽略了。
王善人、刘善人二位老人家在「心」
这个方面有非常深厚的体悟,
他们是用一辈子的心血在感悟、实证这门学问。
可以说是妙手回春、起死回生,治愈了无数的患者。--刘力红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人的一生很短暂请做些对国家社会家庭有意义的事情~!!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