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栓塞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30的脑梗由房颤引起,提醒预防心源性脑 [复制链接]

1#

对于脑梗,其发生的病因并不单一,统计数据显示,大约有14~30%的缺血性脑卒中(脑梗)的病因属于心源性的脑卒中,另外还有约25%的隐匿性脑卒中问题,推测其机制也主要与心源性栓塞相关,而心源性的脑栓塞的原因中,房颤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大约有79%的心源性脑梗,都是房颤引发的。房颤发生在心脏,脑梗发生在脑部?这两者之间是如何发生关联的,今天就来为大家简单的解读一下其中的道理。

大家都知道,我们的心脏是为身体供血的重要器官,心脏为了实现为身体的供血,每天都在辛勤工作,规律搏动,心脏收缩时,血液泵出心脏,心脏舒张时,血液回流心脏,正常规律的波动,让心脏为什么身体供血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而房颤,则是心脏搏动规律发生了变化的一种疾病问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心律失常,顾名思义,房颤指的是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房颤发生时,心房的激动频率可高达次/分以上,心跳频率可以高达~次/分,除了心跳加快以外,房颤还会导致心房功能的紊乱,右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缩功能。简单来说,就是心脏的规律跳动完全被打乱了。

心跳被打乱,心率变快,右心房失去收缩功能,就会使得有一部分血液滞留在心脏中,血液在心脏中滞留的时间越久,就有越大的风险形成凝固的血块,我们通常将其称作血栓或栓子,这样的血栓一般会附着在心脏的左心耳部位,而如果这些血栓一旦脱落,随血液流通进入脑血管,堵塞脑血管就会形成心源性的脑梗,如果进入下肢血液循环,就会堵塞下肢血管,引发下肢缺血性坏死。

研究发现,房颤如果持续发生48小时以上,就会在左心房形成附壁血栓,附壁血栓一旦形成,引发心源性脑梗的风险几率就会变得很高了,因此,做好房颤的治疗,是预防心源性脑梗的重中之重。

应该如何治疗房颤,以减少心源性脑梗的发生几率呢?在药物治疗方面,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改善心率失常,恢复正常的窦性心律或控制好过快的心室率,另一方面是做好预防,预防血栓脱落导致的心源性脑梗风险。

心率的控制方面,药物有很多,比如常见的可以减缓心率,加强心率控制的β受体阻滞剂类药物,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还有在房颤时用于转复心律的药物氟卡胺、多非利特、普罗帕酮、伊布利特和胺碘酮等。

而对于心源性脑梗的预防,则往往需要通过抗凝治疗来进行,对于房颤的抗凝治疗,一般建议65岁以上,有房颤问题的患者,如果发生过脑卒中或有短暂性脑缺血问题的前提下,需要进行抗凝治疗。首先应该明确的一点是,对于心源性脑梗的抗凝治疗,与服用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治疗,并不是一回事,由于房颤形成的血栓的主要凝血因子是纤维蛋白原等,因此,对于心源性脑梗的预防的抗凝药物主要是华法林等抗凝药物,较新型的药物还有利伐沙班、达比加群等,需要指出的是,抗凝治疗一定要经过医生的严格评估,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抗凝过度会导致出血风险的加大,值得格外注意。

李药师谈健康

喜欢作者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