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栓塞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懒的理论m3h1degq [复制链接]

1#

懒的理论


我是懒人,为此,当翻开《外国精美散文》,发现德国“废墟文学”代表人物、197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伯尔的《懒惰哲学趣话》时,兴奋异常。因为我是第一次知道懒惰还有哲学道理,而且其道理还可用“趣话”的方式寓教于乐。


    多年来我也一直在“研发”懒惰的理论,已取得成果的论点为:“懒惰是人的天性,是人类前行,乃至社会发展的动力”。支持该论点的论据是“如果人不懒惰,便不会使用工具,这就将使人停留在当初的类人猿时代。即使成为现代人,如果不懒惰,也不会发明汽车,甚至连自行车都不会有;如果人不懒惰,就没有印刷工具和纸笔,今天我们就看不到眼前这些书刊。”


    然而我一直觉得我的“懒惰论”还十分抽象,还不能成为一种学说,但《懒惰哲学趣话》却高屋建瓴般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作品令人信服地告诉读者,如果人不懒惰,便不会有那么多为了将来能够懒惰而注定要勤奋一生的人。相信读过这篇文章的人都会接受这个道理,从而颠覆人们以往对懒惰的观念。


    与伯尔不同的是,我“创建”懒惰论的目的不是为了说教,而是要为自己辩解和正名,因为我有下面这样一段经历。


    年轻时我在一个县城工作,那时县城的男人活得挺不容易,每年既要扒炕抹墙、侍弄房前屋后的菜园子,干农民的活;还要上班下班干工人的活,养家糊口。单说每年的冬储菜吧,自从把菜拉到家,基本是吃一冬,经管一冬;吃一半,再扔一半。


    我是个懒人,经不起这许多折腾,便想出一个懒办法,并开始了实践。其过程是将白菜买回来后,直接将其根朝下,叶朝上,一棵挨着一棵,规规矩矩地栽在园子里,旁边用些秫秸等稍加遮挡,外面再填上一些土。


    经过这番处理的白菜一个月都不用折腾一次,而且还状态良好,没有损失。


    东北的农谚说“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到快要封地的时候,我再把白菜挪到一边,在这条放过白菜的地垄上,往下挖沟。根据气象资料,我知道那一带在元旦前后冻土的厚度是多少,也就将沟挖这么深,然后将白菜仍旧是站立着放进沟里,上面用秫秸盖住。待元旦打开这条白菜窖时,里面的白菜一棵棵白净净,水灵灵,比当初放进去时分量还重。


    邻居们对我的发明褒贬不一,有几家开始效仿,但因我的粉丝和我本身都是比较懒的人,有“污点”,所以不管效果怎么样,人家都认为是不干正事。而那些勤快人虽然承认我的储菜方式具有“多快好省”的效果,就因为觉得以我的方法为耻,所以绝不采用。


    遗憾的是当时我没读过《懒惰哲学趣话》,否则,我必定以此为理论基础,说服他们,推广我的技术。当然,需要注意的是,勤快人往往都不易被说服,于是便有了《愚公移山》里的愚公,他们大都甘心于“祖祖辈辈,挖山不止”。也只有智叟这样的懒人才愿以哲学为自己的行为辩解,不料正是他们改变着世界。赞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