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栓塞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冰川融化速度有多快这些画家知道造就 [复制链接]

1#

年,一篇发表在《自然科学会报A》上的论文指出,到年,海平面将能上升2米,约1.87亿人将因此背井离乡。

最新研究显示,到本世纪末,约6.3亿人生活的地方可能会低于预计的年洪水水位。

尽管洪水问题频发,许多孟加拉人仍旧不愿背井离乡

东南极冰盖的威尔克斯盆地正在融化,未来可能会使海平面再增加3到4米。

格陵兰冰盖也正在加速融化,并最终彻底消失。这看似遥不可及的事情,也许将在年成为现实。

全球性气温上升和海水变暖,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但我们依然无法确定,这究竟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多么大的影响。

融化的格陵兰冰原上的水流

有研究预测,在未来一百年中,因为全球变暖问题,海平面可能上升45-82厘米。

为了了解冰川融化的速度,更好地应对全球变暖带来的气候问题,科学家们展开了许多研究。但艺术家们也没有闲着,用自己的方式解读着历史上的气候变化。

狄亚哥阿狄格(DiegoArguedasOrtiz)写道,艺术史学家正通过气候的角度来研究他们的藏品,揭示被我们所忽略的过去与现在之间的联系。

19世纪50年代即将结束时,艺术家弗雷德里克·艾德温·丘奇(FredericEdwinChurch)正在纽芬兰的加拿大海岸航行,为他的下一幅画作做准备。

那段时间,对西北航道的搜寻一直吸引着公众的想象力,美国最著名的风景画家丘奇也被吸引了,他租了一艘纵帆船驶近海冰,在冰块间呆了几个星期,然后带着大约幅草图回到纽约的画室。

年,丘奇的不朽画作《冰山》(TheIcebergs)展出,也就是美国内战爆发12天后。画作最初的名字叫《北方》(TheNorth),这个带有政治色彩的名称反映了社会当时对北极和冰川本身的看法,它是崇高的,不可驯服的。

《冰山》

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的美国艺术策展人,约翰·威尔默丁(JohnWilmerding)、卡尔·库舍罗(KarlKusserow)解释说:“这与现代画所展示的冰川融化正好相反。”

库舍罗说的现代画是丹麦艺术家奥拉菲尔·埃里亚森(OlafurEliasson)的作品《冰雪观察》(IceWatch)。把已经从格陵兰冰原上消失的二十多个冰块放在伦敦,让它们融化,这样路人就会想起正在融化的、脆弱的北极。

库舍罗说:“这是一种同样使用冰元素的反转隐喻。”

这两个作品距离现在有一个半世纪,但对于人类来说,这只是一眨眼的时间,对于地球冰冻圈来说更是如此。

在丘奇时代,温室效应的问题鲜少被提及,但是到了年,我们的行为正在使地球上的冰融化。

《冰雪观察》

随着科学家、决策者和公众试图理解气候危机,研究艺术品的艺术史学家们也在寻找各种各样的答案和一些新的问题,比如:我们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过去和当前社会对气候变化的看法等。

01不断变化的关系

艺术历史学家得出的主要结论之一是,我们对自然的概念在上个世纪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如果你参观了普林斯顿艺术博物馆(PrincetonArtMuseum)年举办的《自然之国:美国艺术与环境》展览,你可能会看到大自然从永恒不变到脆弱易逝的这种转变。

这次展览由库舍罗联合策划,它讲述了美国三百多年的艺术历程。

作品包括阿尔伯特·比尔施塔特(AlbertBierstadt)的全景作品《新娘面纱瀑布,优胜美地》(BridalVeilFalls,Yosemite),这是19世纪70年代美国对自然力量的一种庆祝。

瓦莱丽赫加蒂(ValerieHegarty)的《倒塌的比尔施塔特》(FallenBierstadt),它描绘了21世纪一幅非常类似的正在衰落的宏伟景观,就仿佛它因时间而消逝或是被大火燃烧耗尽一般。

《优胜美地》

库舍罗认为,至少在美国,在反主流文化运动和雷切尔·卡森(RachelCarson)的《寂静的春天》(SilentSpring)等书籍的推动下,60年代发生了一次引人注目的变革。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艺术家们创作出了对环境问题有自我意识的作品,并且超越了对自然世界的浪漫表现。

其中一件作品是《海洋地标》(OceanLandmark),这是贝蒂·博蒙特(BettyBeaumont)创作于年至年间的一件颠覆概念的装置作品(注:是指艺术家在特定的时空环境里,将人类日常生活中的已消费或未消费过的物质文化实体、进行艺术性地有效选择、利用、改造、组合,以令其演绎出新的展示个体或群体丰富的精神文化意蕴的艺术形态。简单地讲,装置艺术,就是“场地+材料+情感”的综合展示艺术)。

在美国能源部和史密森学会的部分赞助下,博蒙特收集了块中性粉煤灰块,并将它们倾倒在离纽约海岸5公里的地方。

这些煤触达到21.3米深的大西洋海底,在那里变成了雕塑和人工礁石的混合体。然而,它的偏远和为自然创造艺术的决定也说明了它所处的时代。

海洋地标由贝蒂·博蒙特在-年间建造,是一种更为自觉的环境景观艺术方式

“海洋地标”还挑战了与文化相反或至少与文化不同的自然概念。这件艺术品就是大堡礁,现在被美国政府视为鱼的天堂。

约克大学艺术史系博士生柯蒂斯(Curtis)说:“正是由于气候变化等因素,你无法将环境的观点与当今存在的一切政治问题所区分开。”

02只是冰山一角?

随着20世纪越来越严峻的环境挑战,围绕废弃物管理、核能与空气、水和化学污染的焦虑日益加重,自然和文化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

在距离海洋地标半个地球的地方,一批印度艺术家一直在反思和创作关于自然和人类交汇点的作品。

自年代初以来艺术历史学家和教育家普雷地卡瑟里亚(PreetiKathuria)就一直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