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栓塞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韦小宝都自叹不如核心学术期刊里的彩虹屁, [复制链接]

1#

原创/李撒欢

最近有一篇学术圈的奇文刷爆全网《生态经济学集成框架的理论与实践》。

本来嘛,对于普通人来说,这种专业的学术文章,可能不是行业内的人根本看不明白。但是,这篇论文,奇就奇在,大家竟然都能看懂。

因为作者也没讲什么行业内的学术知识,写了几万字,只表达一个主题,就是导师的崇高感和师娘的优美感。

其文字逻辑并不重要,发明的各种奇奇怪怪的模型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中心思想表达的非常明确。

这个对于熟读金庸武侠文化的人来说不要太熟悉了。

至今我脑海中还浮现着那句自带敲锣打鼓BGM,弟子们整齐划一喊的口号:

星宿老仙,法力无边;神通广大,法驾中原。星宿老仙,法力无边,攻无不胜,战无不克。星宿老仙,法力无边,神功盖世,威力无限。

不禁感慨,艺术果然源自生活。

01韦小宝是怎么逢凶化吉的?

金庸写了一辈子武侠,塑造了无数正面的主角,但是唯有一部格格不入,就是《鹿鼎记》,韦小宝,韦爵爷。

韦小宝既没有盖世武功,也没有什么侠肝义胆,出身不入流的妓院,文化更是没有,但是却依然能平步青云,高官、美女手到擒来,一路是逢凶化吉。

在大热美剧《权力的游戏》中,龙妈以头衔多而被网友们津津乐道。但是,这都是龙妈多年打拼下来的,也算得上名副其实。

而韦小宝,韦爵爷的头衔相比龙妈也不少:

骁骑营正黄旗都统、抚远大将军、御前侍卫副总管、钦赐黄马褂、一等鹿鼎公,又是神龙教白龙门掌门使、天地会青木堂堂主

其人脉之广,横跨当时的黑白两道,都是赫赫有名的人物。

韦小宝练就的第一神功就一个:就是夸人的本事。

虽然韦大人母亲是一个妓女,父亲是谁也不知道,但是从小混迹于青楼,练就了一身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撒起谎来脸不红,一本正经胡说八道,颠倒是非黑白,哄你上西天的本领。

比如,办了好事对上,绝不邀功:

我哪有什么功劳?不过是托皇上洪福,索大人提携栽培。

比如,对于正直的下属,绝不抢功:

我做这个官,实在惭愧得很,哪及得上赵大哥一刀一枪、功劳苦劳,完全是凭真本事干起来的。

因为韦小宝自己是夸人的决定高手,因此底下人的奉承就显得特别没有水平,反而让他知道谁能干,谁能说:

哎呀呀,桂公公今天一升,明儿就和张总管、王总管他们平起平坐,可真了不起!

面对人生险境,被神龙教抓去以后,一点身段都不会有,马上就是一句:

教主和夫人仙福永享,寿与天齐。

而论文《生态经济学集成框架的理论与实践》中彩虹屁,那比韦小宝的水平还高:

不仅夸导师,更重要的是夸师娘,一定是教主与夫人仙福永享,寿与天齐。

02被夸这件事人人爱

很多人有个误区,认为自己不喜欢被拍马屁。会特别讨厌拍马屁的人。

但是被认可、表扬是一种人性的刚需。我们讨厌那种一眼被我们洞穿是马屁的人,简单来说,拍马屁的水平实在是太差了。

我们每个人都知道,被表扬,尤其是被自己重视的人表扬是一种很强大的激励手段,可以让大脑中的「多巴胺」物质分泌,从而给我们带来一种愉悦感。

当我们做了一件自己洋洋得意的事情时,最怕的就是没有人知道自己做了这么一件美事,我们希望跟别人分享,得到别人的赞赏,得到别人的祝福和肯定。

商业顾问刘润对此也有心得:

喜欢拍马屁的人,看上去通常不像是拍马屁的人,更像是你真诚的朋友。

冯小刚作客高晓松的节目提到过一个小故事:

冯小刚和王朔坚信这个世界上没有不吃捧的人。刚好跟王蒙一起吃饭。要知道王蒙出名非常早,是原文化部部长、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名副其实的知识分子、作家。

刚开始上桌气氛不错,于是冯小刚和王朔就你一句我一句,找各种词去夸王蒙,小说写得怎么怎么好等等。

结果王蒙特别冷静,直接说,你们二位什么意思,告诉你们我可不吃这套!

于是,冯小刚和王朔马上就换了思路,对啊,跟王蒙老师来这套我们太庸俗了,像王蒙老师有这么大的成就怎么能吃这套呢……

最后王蒙喝的非常开心,还告诉他们俩,以后还可以多聚聚。

被夸这件事人人爱,只是看你夸的点是不是对方在意的点。如果不是,往往就会踩到了马蹄上,反而容易惹人厌烦,但这不代表对方不喜欢被赞扬,被夸。

很多人觉得在行业内的核心期刊上《冰川冻土》,写一整篇论文去夸赞自己的导师这件事有点不可思议。但是从另一个视角来看,说明导师就吃这种夸赞方式,以论文赞扬自己这种事,可以名垂千古,还可以被别人引用。

心理学家罗伯特·特里弗斯专门研究人为什么会自我欺骗,我们人类大脑在意识层面所能发挥的作用比我们想象的要少很多。不管是在反应速度还是觉察速度上,有意识都要比无意识的大脑迟钝。进一步来说,与其说是意识指挥的,倒不如说它是放马后炮的。

在无意识的层面,人类对于他人的意见、欲望与行动是格外敏感的。因此,当别人用溜须拍马、让你舒服的方式的时候,你甚至都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拍马屁,你的第一反应是开心、高兴、尽兴。

罗伯特·特里弗斯研究古代的君王,发现很少有君王能发现周围的人是在拍马屁,更重要的是高高在上的君王既没有时间也没有动机去研究自己身上的自欺心理。

于是,下属就可以通过这种拍马溜须的方式来获取权力和地位。

根据公开的资料,这篇《生态经济学集成框架的理论与实践》论文是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的,资助金额是万元,一共出了5篇中文著作,4篇英文著作,而这篇论文是其中之一。

03为什么拍马屁有效?

这篇论文之所以引起如此大的轩然大波,除了把论文当做拍马屁工具违背了学术伦理以外,更重要的是,大家对于拍马屁这件事有点深恶痛绝。

甚至给这样的行为挂上「马屁精」的名头,觉得通过溜须拍马而不是真本事去获取权力和地位让人所不齿。

但是,往更深的层次去想,为什么拍马屁这件事有效?

毕竟对于受儒家文化熏陶多年的文化人来说,用很肉麻的语言、很夸张的行为去赞美一个人,都要顶住自己的生理厌恶的。

这也是为什么金庸创造韦小宝一定要是泼皮无赖,成长于妓院这种鱼龙混杂的环境,其天然就没有是非感,不会对这种阿谀奉承有什么心理负担。

美国政治家克里斯马修斯,写了一本被《读者文摘》评为最佳非小说类作品的超级畅销书《硬球》。

马修斯本人曾先后担任美国参议员弗兰克莫斯的助手、第39任总统吉米卡特的演讲撰稿人、国会众议院议长蒂普奥尼尔(第95-99届)的首席助理兼发言人,数十年生活在政坛高层的幕前幕后,经历,目睹了许多政治人物的沉浮成败,是一个真正了解政治,懂得政治的人。

其对于马屁是怎么认识的呢?

他讲了一个小故事,在一次公司会议上,某领导杯子的水喝完了,这时候,突然场下立刻有一个员工在众目睽睽之下,穿过无数个无动于衷的员工,拿着水壶上去给领导倒水。

这个被马修斯称为高超的政治技巧,这叫做众人面前宣誓效忠,我是你的人。

为什么其他领导的水空了你不倒,只倒这位领导的?

这就叫通过行为来宣誓效忠。

别人看起来是一种拍马屁的行为。但是这个行为也恰恰公开了对方的立场,领导,我效忠于你。

作为领导来说,如果有一件事要办,只要能力不是太差,你是把事情交给效忠于你的人,还是交给你看不懂的人?

马修斯举了一个例子,里根当上总统以后,仍然不停的向政治保守党表决心,表忠心。即便邀请他的是最极端、最激进的保守主义分子,他也都泰然自若地出席这些集会。原因就是,他必须要通过这种行为来表达自己对于党派的坚守。

如果明白这个道理就能知道,为什么有些人拍马屁总是让人特别讨厌,因为他的马屁随风倒,立场不够坚定,到处拍来拍去,以至于没有哪个领导愿意把他当做心腹。

04如何正确的称赞?

拍马屁实际上是称赞的一种,只是由于约定俗成把这个当作是负面词汇。

①不要吝啬给予别人称赞

不管是对上司还是对下属,不要吝啬给予别人称赞。

获得别人的认可和肯定是人类的一种刚需。人人都需要。

但是,我们看别人的时候,往往会忽视别人身上的优点,放大别人身上的缺点,以至于不愿意或者是不舍得去称赞别人。

管理学中有一个概念叫做霍桑效应,指的是当人们意识到自己正在被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