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年轻人只是思维方式变了,更习惯直线表达。他们不再像上一辈那样活在客套、伪装、口是心非中,活在遮遮掩掩、虚虚假假中。
6月23日,冰川思想库刊发了“90后”冯节撰写的文章《一个90后大叔看95后:你们也是够了!》。6月27日,我们的投稿邮箱收到了另一位“90后”关于该文章的读者来信。作为一个综合性新媒体思想平台,一直以来,冰川思想库都希望通过思想交流将不同的作者与读者连接起来。于是我们今天推送了这篇读者来稿。
撰文|柯林
作为曾经别人口中快垮掉的一代,90后实际上并没有垮掉,并且正在逐渐成为社会中流砥柱。我衷心呼吁,我们不要再以曾经也被别人批判痛骂过的心态去瞎批判95后和00后。
我们需要理解年轻人,因为我们也曾年轻过。
我们需要理解年轻人,不仅仅因为我们也曾年轻过,也因为年轻人是我们的未来,是世界的未来。年轻人决定了未来的世界是什么样的。
1
我是一名90后老阿姨,在上初中的时候,韩寒是我那个时候的偶像,尤记得那时候韩寒一边红透全国,一边被70后骂成“垮掉的一代”。待到90后成长起来,因为非主流的群体文化,和普遍比上一代更加叛逆的个性,90后又成了80后口中“垮掉的一代”。
▲“80后”韩寒
如今,90后在争议中已经成长为佛系代表、社会中坚力量的一部分,成为90后大叔作者口中“大部分人按部就班,毕业工作,结婚生子,经过几年的奋斗,已在社会扎稳脚跟”的人,然而作者这名90后却拿着保温杯把炮口对准了95后、00后。
把自己受过的“伤害”以同样的方式传给下一代,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一些在欺凌中长大的孩子最后会转变成为恶霸再去欺凌别人。
难道我们忘了我们也曾年轻过,也曾是在被轻视,不被理解,被质疑,被谩骂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吗?我们忘了那被世界踩在脚下的感受了吗?
曾经的年轻人们何苦为难现在的年轻人呢?
2
作者先是吐槽了表妹来借宿的事件。其表妹在借宿前没打电话,没说客套话,态度淡漠,表妹来了后又在家里看着作者不喜欢的国内综艺节目,几次提醒换台,旁敲侧击吃饭不要看电视等又没有达到自己的目的。
借宿中,用餐完毕,90后大叔作者心里期待表妹刷碗,又不明说,然后判断无所表示的表妹是一个不勤快的人,最后自己安慰自己——“好吧,让客人自在些,别委屈了。”实则是安慰自己“算了吧,别跟表妹一个小孩一般见识”,如果真是想让客人自在些,为什么又要按照自己的喜好要求客人换节目呢?如果真心为了客人自在些,哪来的这些嘀嘀咕咕的小心思呢?
接着90后大叔作者又吐槽端午节表妹和弟弟妹妹一行人因中考完来重庆玩耍,一起投靠作者家里。因得知表妹一行人要去重庆磁器口玩,买特产古镇麻花带给家人,作者老婆见状便说,“既然是给家里人买,自然该他们掏钱,让表妹一行人去买就好。”
回来后,作者又吐槽表妹一行人买麻花没有考虑到自己也要吃,只买了老家家人的份量,并且因表妹毫不客气地收下钱而心中产生不快。想到这些,作者晚上居然气得失起眠来,想不明白“现在的年轻人都怎么了?”
如果作者和表妹说明“买麻花时也帮我们带几袋”,我相信表妹不会情商低到只买家人需要的那几袋。
如果作者不想掏钱,就不要口是心非地说“既然是给家里人买,自然该我们掏钱”这样的话。现在的95后没时间琢磨客气话、口是心非的话里话,现在的年轻人没有拐弯抹角的那一套,现在的年轻人交流方式是直白的、自我的。
如果作者说了该自己付钱的话,等真拿了钱,又不开心起来,95后知道了是不是要反问一句:“作为和我们只相差5岁的人,曾经的90后怎么了?”
由于咽不下这口气,作者在一个群里吐槽,然后收到另一条吐槽的回应。收到吐槽的回应,作者心里一片暗爽,并且做出一副看好戏的样态“我知道故事来了”。这姿势,我看也不好看。
3
作者在文章里向一个请他当家教的95后“砍了一刀”。该95后因在作者给补课期间,表现得很随意,到了上课时间仍然在玩游戏,没有很尊重该作者,90后大叔作者因而心生不满,并回忆起自己的人生经历里,从未对师长有过一丝怠慢。
且不说该90后大叔作者是否作为商业付费家庭教师去授课,现今的95后、00后因成长时代环境不同,所获得的信息大大超越前人,作为教师可能某个专业上比学生资深和专业,但不再像以前那样是掌握全部信息,手握全部话语权的角色了。
作为老师,可能在某一科目上是学生的老师,而学生呢,可能在另一些方面又完全可以做老师的老师,况且,现在的95后、00后眼里,人人平等是基本概念,辈分尊卑被弱化,如果该90后大叔作者能平等待人,能心态平和看待这一情况,可能心理落差与不满会大大降低。
作者接下来又砍向了因游戏在大学中挂科补考的95后堂弟。作为帮助堂弟父母给堂弟做心里建设的人,90后大叔作者和堂弟辅导员沟通后,又以游戏给堂弟定了性判了刑。
且不说文章中没有看到作者对堂弟真正的沟通辅导帮助,倒是结果定义得很快。
如果是长期沉迷于游戏且影响正常生活学业的学生,需要做专业且周期性的心理沟通与辅导,需要家人辅助孩子一起重建健康的生活,绝不是简单一次或几次沟通了解就给当事人下定义,这是不负责任的表现,且作为家人来说,这种简单判断对孩子来说又是一次伤害。
4
作者又一刀“砍”向了自己的一个侄儿。
这是一件让我感到非常不适的事件。
90后大叔作者的一个侄儿顽劣至极,作者便使用孤立侄儿的做法,用糖果笼络侄儿的朋友,并且诱惑小朋友们说带他们去更好玩的地方,但有一个条件就是不能和侄儿一起玩,并告诉小朋友们因为90后大叔作者不喜欢那个顽劣的侄儿。
最终作者的侄儿在被孤立中,被作者笼络其他小朋友的站队中,以及在作者的带领下和其他的小朋友的取乐中被驯服,乖乖加入以作者为领头的队伍。
作者洋洋得意地达到了他的目的——“从此他对我这个叔叔有了最基本的尊重和礼貌。”
这一故事真是看得我惊讶不已。
作者作为一个心智成熟的成年人,因为小孩子的顽劣和对其的态度,以这种的手段驯服侄儿,只是为了达到作者的私心——获得该侄儿的尊重和礼貌。
而作者驯服小侄儿的手段也看得我心理非常不舒服,作者这种做法已经是涉嫌欺凌了,因为包含了拉帮结派,鼓动,群嘲取乐等手段。
如此看来,该作者是否是一名玻璃心,喜欢和晚辈计较,一较高低?
5
现今社会,不乏优秀的95后、00后代表。有从四川震区走出来成为人大代表的95后徐萍;有热门综艺节目中,展现了优秀的英语能力和素质的00后;有作为复旦大学高材生,两届新概念作文一等奖获得者的95后曲玮玮;有作为文娱界和00后的优秀代表登上了《中国青年》年开年封面的当红组合TFboys团队中的王源等等。
如果作者反驳说这些少量的明星们代表不了整个95后、00后,那由你身边经历的几件和95后、00后不愉快的事情又怎能代表整个95后、00后?
如今,世界上饥饿贫穷问题等已经大大减少,多数疾病也有了有效的治疗方法,如果真是一代不如一代,那不知我们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社会里。
每个成熟的人,都曾经年轻过。
每个成人都曾经是孩子,只是他们忘了。